337、不狠,怎么打江山-《浪子不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说起来是创业,从研发到出产品,再到市场推广,这一步步的根本不像做互联网的其他同行那样容易大爆,做实体产品真的太难。

    可燕青就是肯定:“我为什么不用在这边继续投钱呢,除了我自己本来也在张罗一帮智能眼镜团队,完全可以自己做,唯一的难题其实是各位手里掌握的那些各种专利,要绕开专利新开发新研制需要更多时间,我没兴趣这么做,因为那是在害你们,也是在害我们的国产智能眼镜规模,我的优势在于,除了首屈一指的品牌推广能力,我在中东地区扩建的ai运算中心也能向各位开放,真正让这款产品朝着智能化提升,最后提供最全面的关于实际应用的体验回馈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抬手扶了扶那个智能泳镜。

    这种智能泳镜,外观也跟普通泳镜差不多,只是其中一边多个模块,能投射画面到这边镜片上。

    提供实时的游泳时长、游泳距离、热量消耗、游泳效率甚至泳姿辨识,划水次数、划水频率、配速等等详尽数据。

    可实际上,这些东西有多少游泳者会关注?

    首先游泳爱好者本来就不像羽乒篮足跑这些项目这么多。

    然后里面又有多少会刻意追求自己游泳数据、成绩的提升变化呢?

    大多数拿游泳当锻炼手段的爱好者,并不追求速度,也没那么多半马、全马的日常比赛参加。

    这种专业性极高的产品,首先就把自己的消费人群面收窄了,属于科研专家想当然的埋头苦干,结果根本没多少人需要。

    燕青给出来的建议就是加大各种娱乐内容。

    譬如放歌、念、甚至利用划水动作打游戏,这就一下把产品扩大到了大量只是用游泳来健身的爱好者层面,起码能在比较枯燥的长途游泳中分解注意力。

    如果再加上水温,游泳方位,水深压力等等各种专业数据外的使用功能。

    消费适应面绝对从之前的几万到几百万级别增长。

    而智能眼镜同样也存在这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到底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热衷于应用这玩意儿,要让智能眼镜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才是能够把整个产业做大的关键。

    燕青从一个超级“资深”用户的角度分析:“其实说透彻点,智能眼镜就是在人人都有台智能手机的基础上,多了台随时都在眼前的显示器,如果这时候把手机掏出来操作,那又有点脱了裤子放屁,多余,所以最重要是解决操控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他还指了一家智能眼镜:“我看过你们的广告,泡妞的时候,猜她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,立刻通过智能眼镜搜索对方的社媒、朋友圈,知晓她喜欢户外、登山,主动提出果然得到欣喜响应,然后在爬山过程中看见路边花朵,姑娘问你是什么花,智能眼镜锁定辨认,最尴尬的就在于你得悄悄操控智能眼镜……”

    其他厂商肯定都看过,还笑。

    这的确是现在智能眼镜在应用中最大的痛点。

    其实这两个应用场景,的确很有趣。

    可没有盖青云主动立刻调用对方的社媒、朋友圈搜索,听见妹子问就立刻辨认,当着面悄悄召唤“小镜小镜出来”,就已经尬得可以抠出三室两厅。

    燕青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就是:“智能眼镜很多时候扮演无声无息的助手功能,不要或者不能摸出手机的时候,怎么操作?我建议是给个小型遥控器……”

    这的确是他和盖青云之间应用最大的缺陷,他俩之间交流,很多时候是燕青没法公开反馈。

    盖青云已经超级人工智能到如此地步,有时还需要燕青发出指令,更别提那些真正的“人工智能”,每个指令都要得到确切反馈才能执行,这点在各种流行的智能语音音箱之类上,已经被普通消费者熟悉了。

    但智能眼镜很多时候真的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在掌控。
    第(2/3)页